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是祖国的同龄人。作家、编剧、文化项目策划者...多重身份,每个都值得拿出来说上三天。
他十二三岁时就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
在80年代,阿城红极一时,处女作《棋王》一经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了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
1999年四大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共同决定出一个"百年百种文学丛书“,纪念百花齐放的20世纪,《棋王》入选,可见在当代文学史地位。
阿城偏偏不愿意只当一个作家,他做编剧,很早就接触了电影。
1986年和谢晋一起做《芙蓉镇》的编剧,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1991年,自己的作品《棋王》改编成电影,阿城任编剧;
1992年和胡金铨一起写《画皮之阴阳法王》的剧本;
2006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吴清源》的编剧,该片由田壮壮执导,张震领衔主演;
2015年 担任侯孝贤的电影《聂隐娘》编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05年,担任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
近几年,阿城开始做起了文化考察。
这事还得从2005年说起。2005年阿城受画家刘小东和喻红邀请,到央美给学生讲课;2009年被聘为客座教授,讲解造型史和色彩。
2014年根据以往的授课及讲座内容,出版了一本文化随笔《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用图像学的方法展现文明之源,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独特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真实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
2019年,接续《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阿城出版了《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从造型学的角度梳理佛教造像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图像学意义的简明佛教史。
这期间,阿城不断考察、研究,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书中包含了许多独立研究角度和见解,也再次让人们感叹阿城庞大的知识体系与专业的学术态度。
8月,为《盛事支提——辽河流域支提巡礼》讲座,阿城先生沿辽河流域开启了为期九天的行程,对大大小小近四十余座支提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
本次讲座,阿城先生将通过对辽河流域辽代支提的考察与研究,探求辽河流域支提文化。从造型、功能区别等方面讲述支提与塔的区别,从而展现辽河流域的伟大文明,体现中华文明的溢于文辞,也影射支提对辽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将是一场覆盖面广泛、知识体系全面、蕴含文化雄厚的综合性讲座。从考古的角度,借阿城先生的思绪为力,以更加深刻的角度和观点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的一脉相承与艺术的钟灵毓秀。
9月7日,阿城先生的讲座在大连博物馆举行,欢迎各位前来,听阿城先生讲述支提的故事。
讲座主题:盛事支提——辽河流域支提巡礼
主办: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承办:大连博物馆、朴庐文化、山上学堂、南京十竹斋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讲座时间:9月7日(周六)14:00
讲座地点:大连博物馆四楼报告厅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网上预约后凭报名信息入场。
长按识别该二维码即可进入报名页面
报名人数:150人、报名截止时间:9月6日16:00
注意事项
1.本次讲座需提前预约,欲参加讲座的观众须根据引导进行预约,讲座当天凭报名信息入场。报名者须按报名页面指引填写信息,多人报名请多次提交信息,同一次报名提交多人信息者视为报名无效。
2.本次讲座现场名额有限,请预约成功的观众讲座当天至少提前15分钟到场,迟到的观众我们无法为您保证现场席位。
3.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连博物馆所有。如您遇到问题可拨打大连博物馆一楼服务台电话:0411-84801052(周二至周日9: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