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约 搜索 观众留言 问卷调查 中文 | English

风流弘长——苏州博物馆藏吴门书画特展

时间:2017年09月29日——2018年01月17日   地址:大连现代博物馆四楼A专题展厅

展览导读

        明清时期,吴门乃是人文渊薮之地,而于风雅一道,文沈诸公实则有开创之功。此次展览特别遴选苏州博物馆藏吴门书画,形制上立轴、手卷、册页、扇面皆有,时间大致跨越整个明代,从中我们既可以欣赏当年吴门文人的笔墨神韵,亦可以窥见吴门人文风雅的变迁情况,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前期——吴门先驱,以杜琼、刘珏、沈贞等为代表;
        中期——四家典范,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等为代表;
        后期——吴门后学,以沈周弟子与文徵明子侄与弟子、再传弟子为代表。

前期——吴门先驱

        杜琼上接陶宗仪,董其昌论其乃吴门画派之岷源,与沈周诸父同是翰林检讨陈继的弟子,也是沈周诸父直接的绘画老师。除了杜琼,刘珏、谢晋、金铉、沈遇以及沈周之伯父沈贞、父亲沈恒皆善绘画。苏州博物馆藏沈贞《秋林观瀑》可以看出沈周粗笔风格的家学渊源;而刘珏《烟水微茫图》记录了明成化二年(1466)夏至,徐有贞、刘珏乘舟从苏州城中去拜访沈周之事。沈周为之尽出家藏图史,相与观摩品评,令人遥想有竹庄当年的人文风物之胜。

刘珏烟水微茫图

 

中期——四家典范

        沈周在绘画上的造诣,尤以山水为高,兼擅花鸟。其中,关于沈周山水画风格变化与发展的历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一是其弟子文徵明曾论:“石田先生风神玄朗,识趣甚高,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有所模临,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烂发,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先生早师叔明、子久,继入董巨之室”;;二是明末鉴赏家李日华则论沈周学画“初得法于父、叔,于诸家无不烂漫,中年以子久为宗,晚年醉心梅道人”。

沈周岸波图卷(局部)

        文徵明、唐寅为沈周高足,皆擅三绝之艺,唐寅又兼师周臣。王穉登《吴郡丹青志》沈周条曰“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信乎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其中文徵明师法赵孟頫之小青绿、唐寅师法李唐之院体山水,皆为本色面目,造诣极深。

文徵明三绝图卷(局部)

        王世贞云:“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诸哉,则皆文先生友也。”“文先生盖兼之也。”其中,祝允明专精书法,得外祖父徐有贞、岳父李应祯之指授,小楷醇古端严,魏晋风韵跃然纸;其草书为明代第一人,落笔如疾风扫叶,狂放不羁,酣畅淋漓。

唐寅农训图轴

 

后期——吴门后学

        以沈周、唐寅、文徵明及仇英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在明代中期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追随者甚众。例如直接宗法沈周除了文徵明、唐寅外,还有堂弟沈橒、王纶﹑陈焕﹑陈铎﹑杜冀龙、王问等。沈橒仿沈周有乱真之妙,王纶为沈周的入室弟子,陈焕比较粗重苍老,杜冀龙则稍变沈周之法。除这些人以外,学参沈周最为有名的是谢时臣,其山水以气势纵横、境界宏伟见胜。而文徵明家族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画世家,他自己自翰林院待诏辞官归来以后,主持吴中风雅三十余年,直接追随他的不下二、三十人,著名的有文彭文嘉﹑文伯仁﹑陆治﹑王宠、钱榖﹑陈淳﹑周天球、王榖祥、周之冕等,再传弟子则有李士达、尤求、侯懋功、张宏等。

李士达西园雅集图卷(局部)

        毋庸讳言,吴门画派在文徵明及其弟子达到全盛以后,其末流逐渐流于甜俗纤媚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当时像王世贞,范允临等文人批评家都曾注意到这一现象——当然这种衰落,其原因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画家个人修养与追求差异外,比较重要的一是市场因素的空前发达,导致伪作尤其如“苏州片”之类的大量泛滥;一是吴门的书画藏品随着嘉兴鉴藏家项元汴的崛起而大量转移。吴门衰落以后,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即取而代之成为主流。

访问人数:593890人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10号     大连博物馆 版权所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备案号:辽ICP备180005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