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伟大的发明。独特的烧造技术和高超的美学设计曾经风靡世界。古代中国瓷器外销始于唐宋,兴于明,极盛于清。15至18世纪,大量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远销五大洲,形成了一条世界性的商品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之路——瓷器之路。
16世纪开始,在全球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下,明清的青花瓷批量运抵西方,揭开了欧洲人仿造中国瓷器的序幕。欧洲王室对来自于东方的青花瓷器“为爱痴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葡、意、法、英等王室纷纷开始探究中国硬质瓷的奥秘。
1709年,欧洲第一块硬质瓷终于在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顿被研发成功。随后梅森瓷厂成立,从而开启了欧洲瓷都的崛起之路。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广州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郑州博物馆5家单位主办,德国杜塞尔多夫黑提恩斯-德国陶瓷博物馆、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大连文物总店协办,得到了大连海关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大力支持。
大连博物馆是此次展览巡展第二站的承办单位。
展览的主题是通过对来自景德镇与梅森两地精品瓷器的展示,来再现15至18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的精彩华章。展览内容包括“中国瓷器的传播”“欧洲的瓷器热”“欧洲瓷器的产生及影响”“ 两个瓷都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互鉴”四个部分,以此再现古代中国青花瓷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球化的时间和空间里,青花瓷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是联接中国与世界的蓝白纽带,凝结着西方对古老东方的全部憧憬与渴望。
在结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首站展出后,136件曾经见证东西方文明相遇、碰撞、融合的精美瓷器即将亮相大连博物馆,向大连市民娓娓讲述一段关于“白色金子”的岁月传奇。届时,大连市民将看到明清时期景德镇出品的青花瓷器如何一步步进入欧洲人的生活,又如何让整个欧洲为之疯狂。共同见证在15至18世纪的三百年间,青花瓷器是如何成为当之无愧的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