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约 搜索 观众留言 问卷调查 中文 | English

一座城市的工业记忆(五) |旅顺船坞——大连最早出现的工业

时间:2020年02月26日     阅读次数:4831

在一个繁忙的早晨,一艘战舰正在小心翼翼地驶进旅顺船坞停泊。这座年深日久的船坞现列入“大连工业遗产”清单,站在这座历经沧桑的船坞旁,不由得让人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100多年前那个正在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年代,似乎还能感受到100多年来这里所经历的洗礼和变革……


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发生后,朝野震动,1875年清廷下令由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外甥沈葆祯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后由沈葆祯提出先建北洋水师,被清廷采纳,中国近代新式海军的创建由此发端。

为了建造一支强大的北洋水师,加强海防建设,清廷从国外订购了一批铁甲舰,而且还要订购更大吨位的铁甲舰。但一个让清廷焦虑的难题越来越突出,那就是驻泊之港和船坞在哪里?


船坞是指在岸边以人工建设,作为造船或修船的地方。军舰没有船坞,就好比飞鸟没有巢穴。且不说军舰处在水下部位的推进器检修、底部渗漏等必须上坞进行,就是定期清理船体附着物,打船底防污漆,也是舰体不可或缺的装备保养项目,因为这直接与舰艇战斗力相关。然而,此时清国广阔的海岸线上,大多是泥坞、木坞,仅有的一座石坞——广州船坞,还是1876年向英国人购得,但规定25年之后方准修造舰艇,根本用不上。

那么,正在组建中的北洋水师的军港和船坞应该建在哪里?由于建港所需费用庞大,沿海港湾众多,选在哪里建港,清廷的官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鸿章把目光投向旅顺口,他在给清廷的奏折《论旅顺布置》中对旅顺口陈述:渤海大势,京师以天津为门户,天津以旅顺、烟台为锁钥;西国水师泊船建坞之地,其要有六:水深不冻,往来无间,一也;山列屏障,以避飓风,二也;陆连腹地,便运糗粮,三也;土无厚淤,可浚坞澳,四也;口接大洋,以勤操作,五也;地出海中,控制要害,六也。北洋海滨欲觅如此地势,甚不易得……惟威海卫、旅顺口两处较宜,为保守畿疆计,尤宜先从旅顺下手。”“旅顺锁匙北洋,屏藩辽沈,对于北洋海防关系甚巨。”经过数月的勘测、论证、考察和多方比较,李鸿章最终力排众议,选择旅顺作为北洋水师的军事基地,开始了筑港建坞工程。由此,一系列军事工程和修造大型船坞的工程项目就此上马。

旅顺船坞工程从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九月竣工,历时10年竣工完成。李鸿章遴派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直隶按察使周馥、津海关道刘汝翼等前往验收。李鸿章在奏折中详细记录了“大石坞四十一丈三尺,宽十二丈四尺,深三丈七尺九寸八分,石阶、铁梯、滑道俱全,坞口以铁船横拦为门,……全坞石工俱用山东大块方石,垩以西洋塞门德土,凝结无缝,平整坚实,堪为油修铁甲战舰之用。”“坞边修船各厂九座,估地四万八千五百方尺。计有锅炉厂、机器厂、吸水锅炉厂、吸水机器厂、木作厂、铜匠厂、铸铁厂、打铁厂、电灯厂”。

微信图片_20200226132933.jpg

旅顺4810工厂船坞

微信图片_20200226132955.jpg

旅顺船坞图

微信图片_20200226133017.jpg

旅顺4810在工厂清末建泵房


旅顺船坞,这座19世纪堪称奇迹的工业建筑,是大连地区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工业遗产。它的建成标志着大连工业的诞生,从这里产生了大连第一代产业工人。如今这座老船坞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遗产,成为中国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继续在为国家造船业贡献力量。

访问人数:595240人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10号     大连博物馆 版权所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备案号:辽ICP备180005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