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单位:大连博物馆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学术支持:福建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特别鸣谢:庄河市博物馆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这是一艘历经炮火洗礼的战舰这是一群勇于舍生取义的将士这是一段湮没海底百年的历史
由大连博物馆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福建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的“经远归来”展览于2024年12月13日在大连博物馆开幕。
1875年,清政府筹建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海军,设立基地、培养人才、添置舰船,颇具规模。1887年,由德国建造的“经远”舰加入北洋舰队,成为主力舰之一。在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甲午黄海海战中,这艘钢铁战舰上的将士奋勇作战、壮烈殉国;该舰也沉没在大连庄河海域。“经远”舰以管带林永升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将士,用生命唱响了不畏强敌、死战到底的正气之歌,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奋斗历程中的悲壮一页。“经远”舰爱国将士的事迹彪炳千秋,永远镌刻史册。
本次展览分为“大治水师”“铁甲快船”“铁血骁骑”“永志不忘”四个单元,通过110余件(套)珍贵历史文物,包括“经远”舰的舰炮、子弹、舰上官兵的个人物品等,以及大量历史文献、图片和模型,讲述经远舰及将士们英勇和忠诚的故事,从中感悟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绵长的家国情怀。
展览开幕当日,大连博物馆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正式缔结为 “友好姊妹馆”。此次合作不仅是推动南北文化交融,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更会促进双方在学术研究、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广大观众带来更为丰富、多元、深入的文化体验。
现场,陈悦老师、赵克豪老师、刘勇老师、王德亮老师4位甲午海战研究学者、历史爱好者,为“经远归来”展览捐赠相关实物共计13件,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处处长张雪为他们颁发了“大连博物馆捐赠证书”,这批实物展品将充实到“经远归来”展览中,进一步增加展览的可视性。
仪式过后,陈悦老师开展专题讲座“碧海同舟‘经远’舰官兵群像”,以“经远”舰的官兵为例,揭示清末海军的军官教育和士兵训练制度,以及军舰上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让现场观众对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有了更充分了解。
讲座过后,陈悦老师带领现场观众一同走进展厅,为大家做展览的深入讲解。
历经长夜,终见曙光。考古工作者已确认130年前沉没在大连庄河海域的那艘大船就是“经远”舰。至今仍在水下的“经远”舰正默默地述说着她的前世。清政府期冀建立近代海军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国家自强的美好愿景,在甲午战争中被击得粉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剜心之痛。回顾与反思这场战争,汲取历史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远”归来,归来的不仅仅一艘甲午沉舰,更是誓死抵御外侮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发奋图强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