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庞博报道 日前,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陕西七处遗产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陕西省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魁英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7处文化遗产点,标志着陕西世界文化遗产数量由1处增加至8处,改变了陕西作为文物资源大省世界文化遗产较少的局面。
汉长安城未央宫是汉帝国的权力中心和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决策地、发生地,是丝绸之路开通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西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重要历史事件;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王朝最主要的权力中心和决策中心,见证了唐王朝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做出的不懈努力,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张骞墓出土的汉隶“博望造铭”封泥和灰陶片、陶罐、汉五铢钱等文物,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该墓的真实性,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是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见证。
周魁英认为,申遗成功充分证明陕西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将对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起到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