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约 搜索 观众留言 问卷调查 中文 | English

文化遗产日大连现代博物馆主题活动

时间:2015年06月13日     阅读次数:3308

 

    2015年6月13日上午10点,大连现代博物馆一楼大堂专门搭建的舞台上,一曲欢快的民乐合奏《凯旋归》,拉开了2015年大连现代博物馆文化遗产日专场演出活动的帷幕……
    今天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大连现代博物馆精心准备,紧密围绕“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主题内容,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涵盖了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个方面的项目。今天的活动就是包括表演艺术类、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两个方面开展的。
    一、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场演出
    大连现代博物馆专门邀请到瓦房店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艺术团,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专场演出。因前期宣传到位,早上一开馆,就有大量观众迫不及待的来到我馆的活动现场。所有观众席地而坐,等待欣赏现代馆为其准备的“文化大餐”。
    上午十点,专场演出准时开始,整场演出共有包括复州东北大鼓《家风正、子孙兴》、复州皮影戏《三请樊梨花》以及复州双管乐《汽车兵》在内的十一个节目。其中复州东北大鼓、复州皮影戏、复州双管均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参加演出的民间艺术家有瓦房店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艺术团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复州东北大鼓第六代传承人陈世芳;复州东北大鼓三弦传承人陈世庆;复州皮影传承人柳忠国;复州双管传承人乔忠新等25位民间艺术家。
    整场演出用时一个半小时,艺术家们用一段段行云流水般的传统文艺,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复州皮影戏
    2006年5月20日,复州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大连唯一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整场演出中复州皮影戏共表演三个曲目,分别是《三请樊梨花》、《鹤与狼》、《按图索骥》。白色帷幕上人影灵动,闪转腾挪,栩栩如生;幕后乐声时而激昂铿锵,时而宛转悠扬;演员唱腔时而感人泪下,时而幽默诙谐,深深吸引了在场的观众。在表演完曲目《按图索骥》,演员请上现场的观看演出的小朋友们回答了关于皮影戏的一些问题,并且准备了一些小巧精美的皮影做为奖品,送给答对问题的小朋友。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复州东北大鼓
    复州东北大鼓系东北大鼓的一个支脉,主要分布在瓦房店的复州城、永宁城等地,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08年经申请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此次专场演出的另一个重头戏——复州东北大鼓,同样也安排了三个曲目。其中《家风正、子孙兴》这一曲目,就由复州东北大鼓第六代传承人陈世芳和最小的弟子9岁的小盛阳合作完成的。这个曲目是由陈世芳编写的新段,内容匠心独运、积极向上。舞台上的师徒二人敲鼓扬腕,眼眸流转。她们用细腻、优美的唱腔,让观众欣赏到了这项传统艺术的魅力,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教育活动
    大连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体验厅主要是为未成年人提供课外教育活动的场所,让孩子们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配合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教育体验厅也在文化遗产日当天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教育活动。活动将邀请刘吉程老师和徐俊滨老师,现场向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传授面塑、陶艺等民间传统技艺。
体验厅里,面塑老师刘吉程先向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们展示了面塑技艺。通过捏、搓、揉、刻、切,只需几分钟,几团色彩鲜艳的面团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孩子惊叹不已。
    接着,老师开始教孩子们捏各种小动物、卡通人物,简单地介绍了步骤和技巧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自己动手。每个孩子捏出来的作品都加入了自己的创意,充满了童真童趣。

 

 


    另一位老师大连田塑堂堂主徐俊滨先生以最传统的慢轮拉坯复烧出具有宋代风格的茶器作品,并在现场展示给各位观众,让大家了解中国传统陶器制作过程。演示过后,小朋友们同样能参与到陶器的制作。


    大连现代博物馆今年举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高了市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让公众在博物院感受文化遗产魅力,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访问人数:595829人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10号     大连博物馆 版权所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备案号:辽ICP备180005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