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现代博物馆原创展览“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文物征集仍在火热进行中!
继法国漂洋过海而来的1896年出版的报纸、张学思将军长子带来的的航海平行尺之后,大连文物收藏爱好者陆刚又带来了30组文物,这是陆刚为此次展览,专门花了一周的时间从自己诸多藏品中精选出来的。
陆刚正在讲解文物
只为更鲜活的记忆
从北洋海军军官腰带扣到标有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字样的旅顺占领纪念章;从新中国成立后造船厂中苏合营时期的船模镇纸到1959年由中国海军司令部颁发的一等技术能手奖状;从驻大连海军学校的搪瓷碗到拍摄于1979年10月7日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合影照片……陆刚借展的这批文物,时间跨度100余年,反映了我国晚清北洋海军建设到现代海军发展的诸多方面内容。
一级技术能手奖章
北洋海军军官腰带扣
旅顺占领纪念章
实物鉴证历史
在陆刚此次借展文物中,有一张落款为“明治廿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印刷”的甲午海战图组,组图共6幅,表现了双方最初排兵布阵和战斗过程中船只分布和损毁情况,从侧面再现了甲午海战中双方的兵力及战斗进程。同时也有一批刚从庄河黑岛抢救回来的沉船器物,包括子弹、炮弹引线、底火、弹头等。器物中还发现刻有“江南制造总局”字样的炮弹引信,弹壳皮为螺旋形,因其罕见的样式,陆刚推断这是因为1891年户部下达海军军火禁购令,而由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本次展览也以实物的形式,让大家一窥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情况。
江南制造局译书复刻
甲午海战图组
从庄河黑岛抢救回的沉船器物
100年前的兵工厂教科书
说到江南制造总局,它不仅开了我国近代化军事及民族工业的先河,还对晚清的知识分子吸收西方知识产生很大影响。而本次陆刚带来的50册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复刻本),不仅有《北洋海军章程》,还有江南制造总局所属工艺学堂使用的教科书。这些书在国内已经非常罕见,不仅反映了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热潮,也为今天很多历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梁作恒证书
第一海军学校毕业合影
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复刻本)
“收藏是我的爱好,可是只放在自己这里是不行的,”陆刚说:“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
从得知本次“圆梦——从北洋海军岛航母舰队”展览进行筹备的消息开始,陆刚就一头扎进了自己那堆“老物件”里。其实,自己有什么,陆刚心里“明镜儿”似的,要说找出来并不难,但陆刚不仅把东西拿出来,还加入了自己多年研究的相关历史知识,为文物加上了尽可能翔实的文字说明。
陆刚还有一部分文物仍在整理当中,想为丰富本次展览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圆梦”展览,也会不负文物收藏者们的期望,以最精致的展品和最丰富的历史迎接9月28日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