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大连现代博物馆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党总支书记、馆长姜晔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 促进城市文化传承》为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文化力量”主题思想,给全体党员职工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会议由总支组织委员、副馆长李媛媛主持,全体党员干部、优秀志愿者等50余人出席参加。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近代大连是沿海港口工业城市,解放后国家对大连的定位是工业港口旅游城市,工业排在第一。工业对大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无锡会议首次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工业遗产首次纳入普查范围。大连不但把工业遗产纳入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而且成立了大连工业遗产调查课题组,由现代博物馆具体承担。
党课从大连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大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大连工业遗产现状、大连工业遗产的特点、大连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大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几点建议等六个方面,对大连工业遗产进行阐释,通过事例、数据、照片、对比等方法将一幢幢工业厂房、一台台机器设备、一项项技术流程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大连工业遗产是传承大连城市精神重要的物质载体。保护好工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工业遗存,可以使我们记住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那些屈辱,更有“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记住那个为实现强国梦想几代人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时代,记住工人的伟大和劳动的光荣。
通过两个小时精彩生动的党课,大家了解了更多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及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加深了城市的印象,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只有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得到有效保护。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必要途径。